top of page
老吴游记 013 - 英国行 (1)

2019 年12 月, 2020 年1月

 

在家休息了一阵子,忽然前一些日子雇我去上海的顾问公司问我要不要去英国工作几个星期。我欣然地接受了这个机会。 12月28 日,刚刚过完圣诞节我就踏上一个意想不到的旅程 – 英国行。

Stratford-upon-Avon (莎屋)

 

当地的老中称它为莎屋,因为它是莎士比亚的诞生地。它是一个观光胜地,虽然天气寒冷,还是很多观光客来此游玩。当然啦,还包括了不少的国内同胞。雇主将我安排在离莎士比亚诞生的老房子附近两条街的希尔顿饭店住下来。于是在晚上,大部分的商店关门了,没有观光客了,我可以来个饭後行百步地将这个小镇走遍。其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餐厅是 Boston Tea Party - 有中文点餐,而且可以微信扫码。可见来这里观光的国内同胞是很多很多的。

 

IMG_5654.JPG
IMG_5414.JPG
IMG_5418.JPG
IMG_5650.JPG

 

第一个要提的当然是莎士比亚的故居。我在大年初一那天,去参加了一个徒步观光的节目。两个钟头下来,虽然体力消耗殆尽,但却是很充实的。除了看莎士比亚的诞生地,还看了他上学的教室,后来居住的地方,最后还看了他埋葬的教堂。最后我们在莎士比亚皇家剧院前面结束行程。

 

 

在工作三个半星期当中屡次想要去看一次歌剧,结果都没有成功。倒是去看了一次皇家剧院的后台,在短短的一个半钟头的节目里了解了不少歌剧表演背后种种有趣的事情。譬如说皇家剧院坚持不用人造的假发,在用真人头发编做而成的假发当中,再昂贵的是白色的假发。因为没有多少年老的妇女还留长头发。又譬如说舞台灯光的投射有一千多种:日出,日落,入场渐亮,出场渐暗,哀伤,惊喜,怀念,。。。太专业了。在皇家剧院我还买了一个不错的礼物给我的爱妻, 一本文图并茂的书,是有关丝巾打结的26 种方法。它与后来我在大英博物馆买的名贵丝巾搭配起来,就成为一个完美的礼物。

皇家剧院的对岸有一个规模不小的蝴蝶园,非常适合带小孩子去玩。据我的一位伦敦来的顾问同事说,他带过家人去那里玩,非常的尽兴。由于他的家人到莎屋来为期一周的度假,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在那里玩,还带了他们自制的午餐,尽情地享受他们的亲子时间。

 

 

在莎士比亚诞生地的对面有一家专门卖小孩子童话故事及礼品的小店。名字就叫 Peter Rabbit。我特地照了几张相给我的孩子们看,问他们还记不记得这个童话故事。他们说当然记得,但是他们最喜欢的还是三只小猪及一只大野狼的故事。尤其是角色对调,三只小野狼及一只大肥猪的故事。可见儿时的教导还是会给孩子们留下深刻印象的。

 

在莎士比亚诞生地的观光街的尽头有一个很有意思字牌: The fool doth think he is wise. But the wise man knows himself to be a fool. (as you like it). 这使我想起这些年来的顾问工作生涯遇到许多无奈的事情:The wise is full of doubt while the fool is so certain about himself. 最困难的是作为一名顾问,实在不忍心告诉雇主他们是那第二种人。

 

 

IMG_5644.JPG
IMG_5422.JPG
IMG_5642.JPG
IMG_5643.JPG

伯明翰 (工业革命发源地)

 

伯明翰是英国的第二大城市,是十八世纪的 工业革命的诞生地。除了中学时代从教科书里面学习到这个地名以外,好像就没有听说过。工作雇主的质量经理来自伯明翰。经过他的介绍我终于在第一个周末就去了一趟伯明翰。

 

 

在莎屋的中国餐馆说实在只是一般般,在伯明翰我终于找到一个比较像样的港式饮茶 --- 双喜餐厅了。由于去比较早,门还没开,但是已经有好一些人在那里排队了。于是我也加入排队阵营,是第十位。店面不大,过了30位就客满了。点了一些我常吃的点心来一饱口福。

吃过午餐後在附近闹区观光了一下,特别引起我注意的不是走到哪里都是一样的购物中心,而是在一栋教堂附近的一个纪念雕像 --- 特别提到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伯明翰曾经有过365次空袭警报,有77次遭到实际的空袭; 伤亡人数高达9000,实际死亡人数是2241。这些怵目惊心的数字也提醒了人们     "战争":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要珍惜得来不易,维持不易的和平。

 

 

 

出门在外我喜欢徒步旅行,所以我打足精神,从闹区,经过火车站,一直走到科学博物馆。伯明翰的Think Tank Science Museum 其实是一个综合体的博物馆,有自然科学馆,工业展览馆,还有儿童博物馆及一个小小的户外科学游乐园。

科学博物馆的最底层展示了许多大型的机械,包括实际的蒸汽火车,车床,灯塔,水车,瓦特先生的照片及当初工业革命的一些故事。二楼及三楼是一些自然科学博物馆及儿童博物馆。在孩子们小时候我经常带他们去各地参观各式各样的博物馆,使得我不觉得这些二楼及三楼的展示有什么特别。倒是他们的礼品店有许多礼品是与化学元素表有关的。可见这个博物馆还是很注重基本科学教育的传播的。

IMG_5433.JPG
IMG_5436.JPG
IMG_5468.JPG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莎屋是一个两万多将近三万人口的小镇,中国餐馆也只有两家还是三家而已。大部分时间我是跟另外一位美国来的顾问 在一起晚餐。在他的鼓励及协助之下我吃了好几餐印度餐及希腊餐, 也算是开阔了自己的眼界。

 

这位老兄是第一次做顾问,所以很紧张,加上我们每天都工作十个钟头以上,雇主要求也很高,除了工作以外,还有教导当地的顾问。结果不到一个星期,他就承受不住了。我答应为他的失眠祷告,第二天他很兴奋地告诉我前一天晚上他睡的很好。后来我们成为好朋友,在许多事情上我给与了他一些帮助。回到美国还是有继续联系。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这句话一点也没错。

 

 

 

bottom of page